活細胞成像記錄細胞大規(guī)模遷移
瀏覽次數(shù):27 發(fā)布日期:2025-4-30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研究背景:
口腔鱗狀細胞癌(OSCC)發(fā)病率高,目前缺乏生物標志物輔助診斷和預后判斷,EMT 參與腫瘤細胞遷移和侵襲,且與癌癥干細胞表型及藥物反應相關,Stratifin(SFN,又稱為14-3-3σ)蛋白是高度保守的可溶性酸性蛋白14-3-3蛋白家族成員之一,可以通過磷脂酰肌醇激酶3/蛋白激酶(phosphatidyli nositol kinase 3/protein kinase,PI3K/AKT)通路促進 上皮間質轉化,SFN普遍高表達可以促進腫瘤細胞增殖,GSTP1增強 JUN 激酶的結合活性、谷胱甘肽轉移酶活性、以及激酶調(diào)節(jié)活性, 還參與細胞群體增殖、細胞內(nèi)信號轉導和大分子代謝過程的負調(diào)控。
研究方法:
圖1.研究方法圖示
研究結果:瘤從正常向惡性進展,E-cadherin表cadherin表達升高,腫瘤
1、正常向惡性進展,E-cadherin 表達降低,N-cadherin 表達升高,Stratifin(SFN)表達與 OSCC 進展呈負相關,從正常口腔黏膜到轉移性腫瘤階段逐漸降低,且與 E-cadherin、FN和 N-cadherin的表達存在相關性,可作為潛在的診斷和預后生物標志物。GSTP在不同細胞系中的表達雖有上升趨勢,但差異未達統(tǒng)計學意義。

圖2. DOK、SCC和 Detroit 細胞遷移
2、DOK、SCC-25和 Detroit 562 3種細胞系都能在 24 ~30小時內(nèi)完成劃痕傷口的愈合,但 Detroit 562細胞在遷移前沿有獨特的長突起,與其他細胞系不同,提示其可能更多依賴遷移來填充傷口,而 DOK細胞可能更多依賴增殖。


圖3. DOK、SCC和 Detroit 細胞中細胞增殖
3、Detroit 562細胞相較于 DOK和 SCC-25細胞,表現(xiàn)出更強的抗細胞死亡能力,即對多西他賽更具耐藥性。這表明腫瘤進展可能導致對多西他賽的反應降低,
4、綜合來看,SFN、FN 和 E-cadherin/N-cadherin 的表達可作為一個潛在的生物標志物組合,用于準確判斷 OSCC 腫瘤分期,提供有關腫瘤進展和治療反應的信息,有助于指導臨床治療決策。
在傷口愈合活細胞成像儀應用
1、細胞遷移監(jiān)測
1.1 觀察細胞運動的過程(了解細胞遷移的速度、方向、軌跡,制作視頻,清晰觀察動態(tài)的過程)
1.2 研究影響細胞遷移的因素(探究間隔時間段內(nèi)不同培養(yǎng)條件下對細胞遷移的影響,量化細胞遷移的速率探究影響傷口愈合的因素)
2、血管生成研究
2.1觀察血管生成動態(tài)
(傷口周圍觀察到內(nèi)皮細胞出芽,遷移和管腔形成)
2.2 篩選血管生成調(diào)節(jié)劑
(觀察出能直接調(diào)節(jié)血管生成的藥物或生物制劑)
3、炎癥檢測
3.1研究抗炎藥物的效果
(傷口愈合早期炎癥細胞聚集清除病原體和組織碎片)
3.2 觀察免疫細胞的募集和活化
(評估抗炎藥對炎癥細胞的作用)
活細胞成像儀在細胞增殖中的應用
細胞周期觀察

圖4. H2B-GFP轉染HeLa細胞在有或無Nocodazole處理下的有絲分裂的過程
>>>>>活細胞成像產(chǎn)品介紹
使用康和達 Celloger
®進行實時細胞監(jiān)測和分析,提高科研效率。無需將細胞從二氧化碳培養(yǎng)箱中取出,即可進行復雜的研究和數(shù)據(jù)分析。在保證實驗質量的同時為您節(jié)約寶貴時間。
輕松實現(xiàn)實時監(jiān)測
遠程監(jiān)控培養(yǎng)箱內(nèi)的活細胞,不干擾適合細胞培養(yǎng)環(huán)境?梢詫崟r監(jiān)控細胞,也可以利用延時拍攝功能,自動拍攝細胞圖像,只需點擊即可輕松制作延時視頻。
多孔位延時成像功能
Celloger
®通過自動移動的集成相機和固定在平臺的培養(yǎng)耗材和樣本,在多個位點進行細胞成像。這樣確保了細胞的穩(wěn)定環(huán)境,從而提高了圖像質量和研究準確性。
熒光和明場鏡頭
憑借熒光和明場鏡頭,Celloger
®可以拍攝高質量和高分辨率圖片。
兼容多種培養(yǎng)容器
Celloger
®適配多種夾具以適用多種不同類型的細胞培養(yǎng)容器,包括孔板、T形瓶、載玻片。
Celloger® 活細胞成像儀應用場景
參考文獻:HAMOUI, Mohamad Z.,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Biomarkers Indicative of Tumor Progression, 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 and Response to Cytotoxic Drugs in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