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 手機版 企業(yè)登錄 | 個人登錄 | 郵件訂閱
當前位置 > 首頁 > 技術文章 > 快速了解染色質免疫共沉淀技術(ChIP)

快速了解染色質免疫共沉淀技術(ChIP)

瀏覽次數(shù):2046 發(fā)布日期:2015-5-11  來源:厚百生物商城
ChIP技術的原理

在生理狀態(tài)下把細胞內的DNA與蛋白質交聯(lián)在一起,通過超聲或酶處理將染色質切為小片段后,利用抗原抗體的特異性識別反應,將與目的蛋白相結合的DNA片段沉淀下來,以富集存在組蛋白修飾或者轉錄調控的DNA片段,再通過多種下游檢測技術(定量PCR、基因芯片、測序等)來檢測此富集片段的DNA序列。(檢測相關技術服務:Real-time PCR技術服務、基因芯片及結果驗證服服務、高通量測序及結果驗證服務)

ChIP技術實驗步驟

染色質免疫共沉淀技術包括3個獨立的步驟,即固定、沉淀和檢測。
1步 固定
甲醛能有效的使蛋白質-蛋白質,蛋白質-DNA,蛋白質-RNA交聯(lián),形成生物復合體,防止細胞內組分的重新分布。首先在體內用甲醛固定DNA和蛋白質復合物,需要注意甲醇的交聯(lián)時間,如果過長,細胞染色質難以用超聲波破碎,影響ChIP結果,而且實驗材料也容易在離心過程中丟失;交聯(lián)時間如果過短,則交聯(lián)不完全,產(chǎn)生假陰性。交聯(lián)反應可加入甘氨酸終止。然后用化學(微球菌酶)或者機械(超聲波)的手段將其隨機切成一定長度的染色質小片段(200~1000bp)。
2步 免疫沉淀
利用目的蛋白質或者目的蛋白質上標簽的特異性抗體,通過抗原和抗體反應形成DNA-蛋白質-抗體復合體,然后沉淀此復合體,特異性地富集目的蛋白結合的DNA片段。
3步 目的片段的純化與檢測
經(jīng)過熱處理及交聯(lián),釋放共沉淀的DNA;再將DNA片段純化后,對沉淀的DNA樣品進行檢測。目前檢測方法主要有3種:第1種是比較沉淀的模版與陰性和陽性對照PCR信號強度的普通PCR實驗,或者相對精確的定量PCR方法。第2種是將沉淀的DNA與DNA微陣列芯片雜交(ChIP-on-ChIP),以檢測多基因軌跡全部的相互作用。第3種是高通量DNA測序分析。

ChIP技術的優(yōu)點

與傳統(tǒng)的研究轉錄因子和DNA相互作用的方法相比,染色質免疫共沉淀技術是一種在體內研究DNA與蛋白質相互作用的理想方法。ChIP的優(yōu)點在于能夠在體內捕獲轉錄因子和靶基因的相互作用,能同時快速地提供一種或者多種基因的調控機制,因此有巨大的應用價值。

ChIP技術的局限性

第一,該技術需要抗目的蛋白或者特殊修飾標簽的高度特異性抗體。
第二,假陰性信號可能源于無效的抗體結合或者在交聯(lián)過程中抗原受到干擾。
第三,甲醛固定可能是暫時的,甚至是非特異的,可能導致相鄰的蛋白形成假陽性信號。
第四,難以同時得到多個蛋白質對同一序列結合的信息等。

針對前三方面,推薦在交聯(lián)之后和抗體沉淀之前繪制一條標準曲線,以確定每次實驗所需染色質的最佳量,確保材料的起始量相等。當檢測的染色質模版(目的抗體的染色質免疫沉淀物)擴增出可檢測的條帶時,將染色質樣品連續(xù)稀釋以確定關鍵點;而此時對照(mockChIPed)染色質模版需要濃縮以擴增出可見的條帶?傊旧|免疫共沉淀的步驟是需要精確的且要求一系列的預實驗。

ChIP技術的應用

ChIP方法能研究DNA甲基化、染色質結構、組蛋白修飾和轉錄因子的協(xié)同結合,或者從預測的靶基因中確定直接的靶位點。ChIP技術和其它分子生物學技術結合(例如普通PCR,實時定量PCR,基因克隆,DNA微陣列或者更直接的高通量測序技術),已經(jīng)被用于確定轉錄因子和DNA的相互作用或轉錄因子新的基因組靶位點。

最初,ChIP應用于哺乳動物、酵母、果蠅染色質的研究上;后來,被應用在相關轉錄因子和修飾后組蛋白位置等方面的研究方面。ChIP技術還能用于研究蛋白和蛋白之間的相互作用,如通過酵母雙雜交和ChIP證實了DELLA蛋白與PIF3蛋白之間的相互作用。

隨著ChIP技術的進一步完善,它必將會在基因表達調控研究中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由于ChIP實驗涉及的步驟多,結果的重復性較低,因此研究人員對ChIP實驗過程的每一步都應設計相應的對照,而且對結果的分析也需要有一定的經(jīng)驗。對剛剛開始使用ChIP技術的實驗新手,選用成熟的商品化試劑盒和相關的技術服務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關試劑盒:Pierce Agarose ChIP Kit,相關技術服務:染色質免疫共沉淀(CHIP)技術服務

發(fā)布者:南京厚百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聯(lián)系電話:025-52333444
E-mail:cs@holdbio.com

用戶名: 密碼: 匿名 快速注冊 忘記密碼
評論只代表網(wǎng)友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 請輸入驗證碼: 8795
Copyright(C) 1998-2025 生物器材網(wǎng) 電話: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