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電控制上肢假肢給截肢患者帶來“福音”
不論是什么原因導致的截肢患者。缺失的肢體會另他感到人生的不完整,身體和心靈也會有一定的創(chuàng)傷。因此,肌電假肢的問世無疑是給他們的生活帶來的希望,也可以說是給截肢患者帶來了“福音”。美delsys表面肌電系統(tǒng)在肌電假肢領域已經成的得到了廣泛應用。那么肌電假肢控制上肢的優(yōu)點是什么?作原理及控制方式又有哪些,小編通過本文做了相關的介紹。同時也針對肌電假肢的訓練做了相關的解答。
肌電控制上肢假肢是由截肢者根據個人意志,通過大腦神經中樞,向殘肢上能產生相互拮抗作用的肌肉傳導生物電,使之興奮收縮產生的相應的肌電信號。通微型電機驅動傳動裝置運動,從而實現(xiàn)代償肢體關節(jié)運動能的假肢。
美delsys表面肌電測試系統(tǒng)
一、肌電控制上肢假肢的優(yōu)點
1. 控制隨意
人體的神經肌肉與假肢的電子控制系統(tǒng)通過皮膚表面的感應器連接,成為緊密的人體系統(tǒng)。前臂截肢患者通過掌伸肌群控制開手、腕關節(jié)外旋,掌屈肌群控制閉手、
腕關節(jié)內旋;上臂截肢患者通過肱二頭肌控制閉手、腕關節(jié)內旋、肘關節(jié)屈曲,肱三頭肌控制開手、腕關節(jié)外旋、肘關節(jié)伸展。
2. 控制輕便
通過皮膚表面的感應器接收放大機電信號控制假肢,殘肢肌肉收縮不產生肢體運動,控制十分輕松。
3. 佩戴舒適
通過假肢接受腔來連接假肢與患者殘肢, 無壓痛,人體關節(jié)結構實現(xiàn)假肢接受腔懸吊,患者個人穿戴方便。
4. 能強大
無論前臂或上臂截肢,只需一對肌電信號就可以控制手頭、腕關節(jié)、肘關節(jié)的運動,而且還可以由肌電信號控制假肢的運動速度和力量大小。
5.外觀較好
可根據換著健側大小尺寸制作假肢接受腔,做到左右尺寸、外觀一樣、仿真手皮保證膚色一致。由于以上優(yōu)點,肌電控制上肢假肢已成為世界上肢截肢患者的首先假肢。
目前肌電控制上肢假肢都須由一對拮抗肌產生肌電信號通過兩個感應器來控制一個或多個關節(jié),即前臂的掌伸肌群和掌屈肌群,上臂的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感應器又稱作電。但是由于患者在截肢和康復過程的各種因素影響,如拉傷引起的截肢或燒傷、電擊傷導致皮膚疤痕嚴重,換著的拮抗劑不能產生相應的肌電信號,或由于疤痕嚴重產生的肌電信號不能被肌電假肢檢測到,從而不能控制雙電肌電假肢,使患者不能安裝肌電控制上肢假肢,上臂截肢患者的康復就受到了一定限制。單電肌電控制上肢假肢就是針對這一分患者設計的,即一個感應器控制了一個或多個關節(jié)運動的肌電上肢假肢,它適用于前臂和上臂截肢患者。
二、單電肌電控制上肢假肢的作原理
三、單電肌電控制上肢假肢的控制方式
患者殘肢肌肉產生的肌電信號,經過感應器前置放大,抗干擾術處理后,進行電平匹配。分別觸發(fā)不通電平的電路,再經信號邏輯判斷電路、驅動電路。從而驅動假肢的關節(jié)件作。關節(jié)件的作效果經由人的視覺反饋給大腦神經中樞,構成一個完整的閉環(huán)控制系統(tǒng)。
信號邏輯判斷電路中,將肌肉放松,輕松用力,用力,快速用力設定為“00”、“01”“10”“11”。用“01”、“10”控制每一個關節(jié)的相反的運動,用“11”控制假肢在手頭、腕關節(jié)、肘關節(jié)之間的作切換,從而實現(xiàn)單電控制假肢完整的作過程。
四、安裝單電肌電假肢患者的肌電訓練
單電肌電假肢的電路是單路雙電平觸發(fā),而雙電肌電假肢是雙路單電平觸發(fā),所以導患者訓練肌電信號時,與原來的訓練方法有所不同。雙路單電平被觸發(fā)后,只要肌電信號大于被觸發(fā)電平,而不用管肌電信號大到什么程度,患者在控制單電肌電假肢后級觸發(fā)電平之間,即要求的肌電控制相似,但前級觸發(fā)時,要將肌電信號控制在前級觸發(fā)電平和后級觸發(fā)電平之間,即要求患者將肌電信號幅度控制在一個窄的范圍內,所以單電肌電假肢對患者的肌電信號的靈活性要求高。訓練患者肌電信號時,要以訓練肌電的靈活性為主。
世界上沒有一款產品是完美的,但我們一直致力于肌電上肢假肢的研發(fā)與改進,希望患者通過安裝肌電控制上肢假肢來彌補他不完美的人生,無論身體還是心靈。